24小时空降可约平台客服电话_微信8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_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订制入口_广州高端茶上门

新书快递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书快递

晏杰雄《大地意识、史诗建构与文体拓展——罗长江〈大地五部曲〉评论集》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5-05-13

 

分享到:

1745735178748.png

《大地意识、史诗建构与文体拓展——罗长江〈大地五部曲〉评论集》

晏杰雄 主编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5年4月出版

[“学术湖南”精品培育项目“新时代湖南文学发展研究”(22ZDAJ001)系列成果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湖南省新时代文艺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基地编撰。]

目 录:

1745736269339.png


《大地五部曲》作品简介:

1745735717306.png

罗长江所著《大地五部曲》恣肆汪洋、元气淋漓,既是一个结构宏大、肌质复杂的语言织体,又是一个能量充沛、辐射着巨大生机和活力的自在生命。这一史诗性巨著共五卷,近60万字,体量当是散文诗领域的“世界之最”;其内容与形式充满探索性、开拓性、原创性和经典性,将散文诗超拔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结构上,五部作品分别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交响曲抹上了鲜明的中国底色,它们分别代表着关于大地的历史、现实和梦想,体现为一种大思维、大结构、大境界的结构缜密复杂的大型交响诗。在内容上,以乡土文明、民族战争、城市嬗变、生态文明、人类梦想为主题,将丰繁、厚重、斑斓、宏阔的社会生活场景引入散文诗,植根湘西大地而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生、城市与乡村、战争与和平、光荣与梦想等进行全方位审视,作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在形式上,通过“跨文体”的诗性总体书写,吸纳各艺术门类和非艺术门类的诸多元素而糅于一体,它是散文诗,其文本的内涵却大大撑破通常概念的“散文诗”的外延,结晶为一个具备复调和复合性质的超级文本;在思想上,体现最深切、最深入、最深沉的精神运动,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沉重思考的“血滴子”,直抵人心与人性的深度,以生命书写一部真正意义的精神大诗。以往不适合重大题材的散文诗,经由作者艺术开拓,变得包容大气、宏阔瑰丽,书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作家简介:

罗长江,1950年生,湖南隆回人,现居张家界。文学创作一级,张家界市政协原副主席,现兼任湖南作家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顾问。出版长篇散文诗《大地五部曲》及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散文集、诗集、书画集、学术著作等30余种,有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曾获湖南省文学艺术奖、毛泽东文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湘江散文奖、中国长诗奖。

序:雄文自有知音

卜寸丹

时隔三年之久,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决定,并非一时兴起。

2021年底,当我端起盒装本《大地五部曲》时,不觉手腕一沉。那一刻,我分明感觉到了文字的重量、散文诗的力量。皇皇五大卷,洋洋五十余万言,令我赞佩之余,对这次阅读更是充满期待。果然,深夜品读,急管繁弦处飞瀑鸣溅,俯首低眉时珠落玉盘,长江兄这部鸿篇巨制寓万象于巨构,绘古今于长卷,穿行在大地与历史之间,我个人阅读的第一感受是,如读惠特曼,如读聂鲁达,如读圣-琼·佩斯,如读彭燕郊。难耐兴奋,索性伏案写了一小段读后感:

2021年,五卷本大型长篇叙事散文诗《大地五部曲》的横空出世,无疑令人震惊和感动。诗人罗长江耕耘文学领域四十多年,个人创作成果斐然,尤其是他历时十余年,专心于一,数易其稿,以大气魄、大格局、大主题完成这一熔铸史诗气质的鸿篇巨制,这不仅是贡献给散文诗界难得一遇的大文本,更是当代散文诗创作的重大收获。庞大的思想根系、精微的心灵气象、自如的气息吐纳、蓬勃的生命意识,罗长江将散文诗超拔到一个崭新高度,由此,我们有了在一个全新维度来探讨与解密散文诗的庞杂与丰富、先进与优越的可能。这也意味着,散文诗——它还可以建设更为复杂的美学、更为庞大的现场、更为隐秘的脉流、更为坚实的抒情,以象征、寓言、梦幻、时间的语言,描述万物交织共生的命运。

后来,罗长江、龚旭东二兄抵达益阳,做客散文诗杂志社。旭东兄是老友。长江兄是第一次见,我及杂志社同仁与其倾盖如故,神怿气愉。大家相谈甚欢,话题自然围绕散文诗、《大地五部曲》。交流中,我当即拍板决定:翌年(2022年),约请国内部分一线评论家专门撰文,在《散文诗》上半月版“诗话”栏目特辟专栏,全年刊发《大地五部曲》相关评论。

这个决定,是对一位散文诗拓荒者的虔诚致敬!

随后,《散文诗》上半月版2022年第1期“诗话”栏目从“编者按”开始,整整一年,陆续或独立或连载发表了黄恩鹏、王幅明、崔国发、晏杰雄、黄永健的评论?!渡⑽氖纷魑诘谝槐救究墒犹⒖山涣鞯娜教逶又?,这些评论伴随油墨清香、扫码即可听的音频,声播千家万户,进一步扩大了《大地五部曲》的影响力?!洞蟮匚宀壳费杆儆檬持跄?,读者、诗友交口称誉,好评如潮。

几乎同时,《文学报》2021年12月23日第7版、第8版,分别以《“文学雄心”熔铸“伟大交响”》和《植根湘西的散文诗巨制》为题,集中刊发众多名家评介文字;2022年1月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诗刊》社、《中华辞赋》杂志社、湖南省作家协会、张家界市委宣传部和张家界市文联共同主办“罗长江长篇叙事散文诗《大地五部曲》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大地五部曲》立足湘西大地的写作,以及围绕散文诗写作如何展现重大题材的史诗性、如何进行跨文体写作的探索性以及散文诗发展的广阔前景等多个话题展开深入研讨。14日,《文艺报》即以“植根湘西的大地歌者”为题,在第7版整版刊载了罗长江《大地五部曲》研讨会综述。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博览群书》月刊2022年第1期亦为《大地五部曲》编发了20000余字评论专辑?!洞蟮匚宀壳芬皇甭逖糁焦?。长江兄以吾道一以贯之的识见,破壁突围,完善、调整并开拓了新时代文学语境里的文学边际与秩序、散文诗的文化观与方法论。

《大地意识、史诗建构与文体拓展——罗长江〈大地五部曲〉评论集》是一部及时之书。

逢人说项,诚不我欺,雄文当有知音赏?!洞蟮匚宀壳犯惰髑埃陀星氨残幻?、秦兆基、邹岳汉、王志清、龚旭东相继欣然作序;甫一出版,篇篇作品专论即纷纷出炉,这些方家、同道览尽广大,穷尽精微,均一语中的,均切中肯綮,形成了当代散文诗坛“《大地五部曲》现象”,他们为散文诗这种独特的文体一证清名,展现出应有的灼灼光华。他们联手扫迷雾,明瞽目,为散文诗的创作方向指明昭彰大道,启示和引导一些散文诗作者摆脱细碎烦琐之樊篱、束手束脚之羁绊,亲近自然,凝目众生,以大气势、大格局、大视野去审视和重铸民族传统,以超拔、稳健、创造的实践精神步入散文诗创作正途,诚实而有效地去完成一个个显露思想力、审美力、诗性力的作品,超越自我,打破惯例,永远探索!

以上序言、专论完整地入选本书第一辑、第二辑,尤为欣慰的是,随着本书的出版,必将有更多的作者吸收到养分,给当代散文诗创作带来新的更多的可能。

长江兄说得好:“为一百年后写作?!?/p>

简简单单一句话,便可看清这个人的雄心和勇气,这是一个写作者难得的觉悟和超越,更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宝贵的品质。是的,任何文字可疾如雷霆,却不能短暂如一谢昙花,一个诗人笔下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应该能够听到灵魂深处的回响。张家界“奇峰三千,秀水八百”,长江兄多年来蓄势聚气,始终将其视作一个永恒的母题,心中日月皎洁,腕底风雷驰奔,他以自身胆大如斗的激情和才情、不同凡响的气质和智慧,在诗路跋涉之途,选择永无止境的攀登。涉笔大事件、大题材,他的视阈天地开阖,风樯阵马,笔墨横飞,冲开形制的束缚,却又无法而法,章法井然,通篇玉振金声,充盈的浩气、强烈的画面感,极具艺术感染力。

当历史以血性、诗性呈现,宛若绝唱,我看到了长江兄清正、博大、仁慈的诗格。

我深为长江兄“很多不能入诗的东西入诗”这种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所打动?!耙帐踔?,要紧的首先是细节,其次才是整体”(埃·米·齐奥朗),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搜罗、钩沉,风土人情、渔猎农耕、城市映像、自然生态、家国记忆……林林总总,均一一入篇,去迷障,多元素,《大地五部曲》这才融古汇今,通天达地,一部具有史诗气象的作品由此弥漫出了人间的盎然趣味。文学创作最忌讳苍白无物、头重脚轻,书中这些故事、细节,不是附庸、黏滞,更非累赘,它们反而给主题内容、作品内涵增添了具象动人的血肉脉络,成全了这位拓荒者的实验和探索,亦给散文诗这种文体的多样化创作手法呈现出具有引导性的示范。写到这,我又想起?!っ住て氚吕实牧硪痪浠埃骸罢嬲氖谑狻薄R桓稣嬲挠行娜?,不是写什么像什么,而是写什么就是什么,正如一画之法,乃自我立,长江兄脱却匠气见匠心,十年磨剑,终现光华?!洞蟮匚宀壳纷魑谋舅瓜缘姆峭俺5囊庖逵爰壑?,自然应该得到前辈、同道、读者的首肯和推荐。“应该对这样的探索和探索者表达敬意”,蒋登科和卓今的评介,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纵然深藏身与名,依然吾道不孤。我特意阅读了本书的第三辑、第四辑和附录,长江兄的创作谈、访谈,以及他与前辈、诗友的书信往来,个人创作成果等,翔实的资料,清晰的脉络,将他磨砺多年的心路历程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有如一段银幕外的旁白,加深了我对《大地五部曲》的认识,对作者的了解?!笆乔装恼偶医绯删土宋摇?,在这里,他仿佛独行侠一般龙翔凤翥,天马行空,却始终根植湘西大地。由此可见,《大地五部曲》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水到渠成,是对这位散文诗赤子的深情回报。

亦由此可见,《大地意识、史诗建构与文体拓展——罗长江〈大地五部曲〉评论集》这本书,更是一部应有之书。

是为序。

2024年10月13日定稿

(卜寸丹,散文诗人,《散文诗》杂志总编辑。)

编后记

为罗长江老师编《大地五部曲》评论集,起于在张家界的一次面见。2023年12月29日,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年会在张家界学院举行,我因是第一次去张家界,在与会老师相继返程后滞留下来,拟看看张家界几个主要景点。30日,在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路上,突然想起长江老师在张家界,便试发微信探问可否面见,他很快回信:“您一动身从水绕四门乘车出来,就告知一声,我来标志门出站处迎候?!庇谑窃谏止白埔惶旌?,在暮色中抵达标志门所在武陵源小城,长江老师携夫人张老师接上我,找了镇上一个饭馆好酒好菜接待,温和谦让,全无半点文学前辈架子。席间谈文说艺,其乐融融,重点聊到了长江老师的散文诗巨著《大地五部曲》。当知晓这部书享誉国内文学界,已获评论名家、文学名家与高校学者相关评论30余万字,我建议不妨专门编一部评论集,以集中展示这一散文诗典型现象,彰显它的精神内蕴、艺术创新与文学史价值。当时只是友情建议,没想到长江老师特认真,我回长沙后不久,他就把整理得井井有条的30万字书稿发来了,面对如此虔诚之心,我和我的团队唯有努力干起活来,力求编出一本具专业性的集子,来对长江老师的丰沛创造力表达敬意。

又过了不久,2024年1月20日,作为长江老师的文学知音与这部巨著的催生者,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龚旭东老师又在长沙邀我和长江老师聚了一次,谈及这部集子要重点关注和发掘《大地五部曲》的文学史意义。龚老师提及,看待这部散文诗巨著,要从中国现当代散文诗百年的流变与承续来看。新文学初期,鲁迅的《野草》开创了现代散文诗的传统,即基于个体体验与时代意识交汇的大地诗意、生命诗学与精神省思,这是一个在开端就富有思想高度与心灵史标本意义的传统,但在百年现当代文学史进程中,这个传统在散文诗领域没有很好延续,基本处于断流状态,而《大地五部曲》在精神内核上是继承了《野草》传统的,且近60万字、五卷本的体量在文体上有新的开拓,可以看作新时代散文诗复兴的标志。作为晚学,我受教良多,深以为然,遂定下了专业性、资料性、文学史价值的基本编选原则。

首先,是评论集的定名,一开始就颇费踌躇。我们拟用过“大地意象”“边地叙事”“诗性开拓”等词语,长江老师比较倾向“大地意象”一词,并发来著名诗评家张清华老师评语作为佐证:“用大地这个总体意象作为承载,并将之具体化为土地、河流、族群的生存,大地上的所有表象,等等,贯穿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和当代性的世界视野,生成了一个令人尊敬的诗人的主体形象?!钡揖醯檬槊故且逑肿髡叩闹魈逍?,建议用“大地意识”,更具动词性,与史诗建构、文体拓展相配。当然这只是用词之争,我们取书名主要还是从作者的创作理想、精神指向、艺术探索等方面考量,体现专业性与学术观照,经与两位老师商议,最终确立书名为《大地意识、史诗建构与文体拓展》。取一个好书名很难,达成共识也很难,在交流过程中两位老师从文学本身出发,体现了令人钦佩的文学直觉力与虚怀若谷的胸襟,基本上能尊重后学意见,正如龚旭东老师说的:“这种推敲沟通交流的过程很美好?!?/p>

其次,是确定评论集的体例。这是编务的主要工作,也颇费了一些考量。在确立目录过程中,长江老师专门致函七封与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不是发微信,而是做好文档发来,相当于现代版的鸿雁传书,殊为慎重,也让我再次体会到他们这一代作家的崇文风范与君子人格。他在第一封信中如是说:“我的初衷一是将评论文字集中成束,呈现学术性;二是将写作过程中和发表前后的有关内容编入其中,尽可能还原其当时风貌,呈现资料性。以之感谢包括兄在内的评论家,感谢刊发的刊物、报纸,感谢关注作品的老友新朋,等等。接下来,就劳驾按照你们的规矩进行编辑,体现规范化和权威性?!背そ鲜Φ某踔缘比恢档镁粗兀以谥饕盏耐?,提议采用学术性和资料性的编写原则,不宜编成一个作品鉴赏集或酬谢纪念集,获得了认同。具体说来,本评论集采用以下编选凡例:

一、在结构上,据梳理已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分为名家序言、作品专论、作家创作谈、创作书简四辑,附录《罗长江创作年谱》。其中,作品专论是主体,名家序言是评价高度与文学史定位,分置前两部分,构成一个《大地五部曲》较全面的评价体系;作家创作谈、创作书简呈现作家创作思想与文本发生机制,汇同年谱,体现较好的资料性。

二、在入集标准上,专业性长文优先入选,报纸短评除有特别资料价值的外一般不入?。蛔ㄒ灯缆壑蝗胙∫压⒈淼?,未发表的不入选;对于名家的作品研讨会发言,为保存文学现场反馈及一手资料,以评论摘登或摘编的方式入??;“作家创作谈”部分把作者之前对《大地五部曲》分卷自序及后记认作创作谈,并入选。

三、在编排顺序上,视每一辑具体情况公允灵活处理。第一辑“名家序言”按序者的年龄与业内资历排序,如谢冕老师这样的评论大家,能惠赐长序殊为难得,按年龄与资历都应列为首篇;第二辑“作品专论”按从整体论到部分论的顺序来编排,因《大地五部曲》的创作是一个长时段的宏大计划,部分分卷先写出来先期发表出版,也先期获得一些单卷评论,也有论者只选单卷评论的,故在编选时我们首选《大地五部曲》整体论,再选分卷论,然后选杂论与研讨会综述(在整体论部分又是按发表时间的先后来排序,在部分论中按分卷次序兼顾发表时间的先后来排序);第三辑“作家创作谈”首先按时间顺序编排作者各分卷自序,然后排文学课讲稿、创作访谈等;第四“创作书简”基本按致信时间先后来排序,略顾及书信重要性。

最后,作为编选者,我想说明做单部作品评论集在散文诗领域是殊为罕见的,因为我和业内作家、评论家们相信《大地五部曲》将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留下现象级文本,它的内质和艺术创新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的文学史价值还没有被充分开掘出来。但愿这部评论集能够立此存照,为今后的文学史书写以及作家作品专门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借鉴。

晏杰雄于中南大学

2024年11月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