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0-08-03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陈欣) 8月3日下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十月应邀在毛泽东文学院为湖南省青年作家训练营学员授课,主讲“文学漫谈”。
讲座现场
王十月讲授“文学漫谈”
王十月以“真、变、常、关系、结构、理由”六个关键词为主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文学经验和对现实的观察理解,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文学漫谈。他指出,文学的本质是“文以载道”,我们只有弄清楚了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才能明白写作的理由,确定写作的目标,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写作。道,其实就是作家思想的体现,说通俗一点,就是作家对读者假定的责任,是他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每个作家,对道的理解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作家的思想,都离不开他的经历、他成长的环境和他的学养。鲁迅先生的文学之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沈从文先生在他的习作选集的《代序》中说,“我只希望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这便是他的文学之道;汪曾祺先生说,“我有一桩好,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人间送小温”,便是汪先生的文学之道。他认为,文学写作要写出一个时代主要的命题,抓住主要的真实, 作家要有对真相的辨别和说真话的勇气,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写作,真实的写出自己内心的思考,最后做到返璞归真。短篇小说的创作讲究韵味、意境,中篇小说讲究命运、复杂度,长篇小说讲究结构、文体。小说在构思的时候就要有变化,要写出人物的成长,人物内心的变化和变化背后不能变的东西,拿捏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心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课后,王十月就小说的构思、网络文学的结构布局和《作品》杂志的选稿标准等问题与学员做了互动交流。
授课老师简介:
王十月,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负责人。著有长篇小说《无碑》《米岛》《收脚印的人》《如果末日无期》等七部,中短篇小说、散文集十余卷,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老舍散文奖等。百余次入选各种选刊、选本、排行榜。作品译成英、俄、西、意、蒙等文字。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