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空降可约平台客服电话_微信8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_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订制入口_广州高端茶上门

文学课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文学课

杨晓升为湖南省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第八期新疆作家班学员授课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19-10-19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金星) 10月19日上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兼执行主编、编审杨晓升应邀在毛泽东文学院为湖南省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第八期新疆作家班学员授课,他以“新媒体时代,作家该写什么、怎么写”为题,为学员们讲授了一场精彩的文学课。

 

授课现场

 

杨晓升讲授“新媒体时代,作家该写什么、怎么写

 

  杨晓升在讲座中指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开始,到现在手机的频繁使用,电子阅读和碎片式阅读对纸质阅读的冲击越来越大,互联网时代使纸质阅读急剧下降,但由于政府对文学的重视不断加大,加之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文学的热度依然日益加深,随之涌现出的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多。文学体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表达了作家对生活的探索。当今社会,我们寻找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文学是倾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人们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和自尊;文学在创造艺术精神财富的同时,能让人感受历史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文学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我们事业的寿命,只到生命终止;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提供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杨晓升还与学员们分享了文学存在的理由,即文学语言是富有丰富表现力的,文学是丰满多彩的;文学表现了作家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感受;文学创作就是创新,创新是文学的灵魂、是文学的生命、是作家的必然使命。好的作家能够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独特东西,能找到别人无法运用或表达的表达方法。

  文学具有审美和认知的功能,那么,大家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呢?杨晓升给予了解答,即怀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要太强的功利心,与普通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不把写作作为挣钱的途径,发自内心地进行文学创作等。杨晓升说,一名作家应该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细致地观察和认真地思考生活,多写多练,这样,在写作中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他还教大家如何判断一个题材究竟值不值得写,即看她是否有意义,能否以小见大,能否揭示生活的复杂性,能否塑造出典型人物。他鼓励学员大胆投稿,并给出了正确投稿的几点中肯建议。

  课后,杨晓升与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授课老师简介:

  杨晓升,广东省揭阳市人。现任《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兼执行主编,编审,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失独,中国家庭之痛》等各类作品250余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只有一个孩子》曾获2004年正泰杯中国报告文学奖和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科技忧思录》获新中国六十周年全国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失独,中国家庭之痛》获首届浩然文学奖。近年所著中篇小说《红包》《介入》《身不由己》《天尽头》《疤》《病房》《宝贝女儿》《龙头香》等被多家报刊转载或入选多部年度优秀作品选本,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身不由己》《日出日落》《寻找叶丽雅》等。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