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 2017-11-24
分享到:
还在上半年,“二里半诗群”掌门刘羊就跟我说,秋天的时候,要回母校湖南师大搞一场《2016诗歌档案:二里半诗群30家》分享会。我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一直期待着。
10月22日,刘羊给我发来分享会议程,时间定在11月4 日下午。我一心想早点分享,匆匆瞥过一眼就说要得要得。到了11月3日,我重温议程时,发现地点由中文系216教室改为图书馆报告厅,便建议增加向母校图书馆赠书一项,由图书馆鄢朝晖书记接受赠书。
4日上午11点,刘羊来乡下望城接我,到新民路附近“大夫第”,与定光、艾红、长华、张弛、馨梓等一起,迎接专程从怀化赶过来的诗人、教授潘桂林。桂林是我的师妹,中文系90级女生,她一直从事文学评论,2013年开始写诗。我才知道,80后诗人贺予飞是她的学生。师生两诗人,诗坛一佳话。
分享会由师大黑蚂蚁诗社组织和主办。黑蚂蚁诗社由刘羊和他的同学们创建于1997年秋天,这次分享会也揭开了诗社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刘羊本是诗歌学会的金牌主持,自己的活动自然当仁不让。梁尔源会长的发言热情洋溢,一句“写诗不要去清华,也无须读北大,而是要来师大”引爆全场掌声。见到了鹿鸣兄、迟迟、青峻、虹辉、志辉、孟军、雅婷、文涛等。还见到了知英和她的男朋友,并与他们合影,祝福他们。
分享诗人有五位,张战、潘桂林、王馨梓、师飞和我。首先由师大的学生进行朗诵,朗诵了我的四首作品:《闲愁》《乔口怀古》《洞庭湖上寻李白》《铜官窑》。两位朗诵者拿捏得很好,声音赛过金玉丝竹。谈分享心得时,我告诉同学们回到母校的激动心情,我仿佛回到三十年前,刚刚面对诗歌时的那份忐忑、渴慕与兴奋。有趣的是,我至今都没有什么改变。每每面对诗歌,读诗或者写诗时,我总像当初那样,怀着一颗宛如少年的忐忑之心、渴慕之念与兴奋之情。我特别表扬了刘羊,他少年早慧,校园成名,毕业后当了一名公务员,其实离文学比较远,但他“不忘初心,坚守使命”,继参与创建黑蚂蚁诗社之后,又以一己之力发起并主持二里半诗群。这既是对母校文学血脉的传承,更是对湖南诗歌的贡献。
接下来,张战老师谈到诗歌的难度和对真理的追求,桂林教授谈到亲情,尤其是祖父母对她诗歌创作的影响,馨梓谈到写诗对她日常生活的改变,师飞谈到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一首诗的生成,都让我颇有启发。
师弟梁威曾是黑蚂蚁诗社重要成员,毕业后他认为自己与诗歌、与诗人保持着一种“恰好”的距离。身为中南传媒数字中心主任兼任团省委副书记的他,特意赶来,他在发言中讲了一个故事:
几个月前,湖南出版集团董事长龚曙光先生带领十几位中层干部出访欧洲。在英国参观牛津、剑桥大学之后,他下令考察团每位成员必须写一首诗,当即舆论哗然。因为除了梁威曾有过参加诗社的经历,其余成员都没有写过诗,很多人压根儿就不喜欢诗。他们于是消极抵抗,指望董事长说的是一句玩笑。然而,三天过去,只有三四人勉强完成了任务。董事长下达最后通牒,不交作业的同志视同本次考察不合格。没有办法,大家只好硬着头皮,绞尽脑汁,不管写得多烂,好歹交了再说。随后,在挪威,龚曙光先生组织了一台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所有人来朗诵自己的诗歌。那场朗诵会开得出乎意料的生动热烈,每个人都非常投入,有人朗诵自己的作品竟然流下了泪水。他们终于发现,在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之中,还有诗歌这样美好的东西。
龚曙光先生本是文人出身,他在湖南省文联主持《理论与评论》杂志时,我们曾有过几次通信。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曾在信中告诉我,文章不要写得过于古雅。雅中有俗,才是真雅,否则就是绣花枕头。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