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空降可约平台客服电话_微信8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_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订制入口_广州高端茶上门

文化研究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文化研究

高希舜的人品,画品,神品及其研究

来源:   时间 : 2014-09-18

 

分享到:

  高希舜(1895-1982) 湖南桃江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字爱林,别号一峰山人、清凉山人。曾在国立艺专、师范大学任教,1924年创办京华美术学院,任院长兼教授。1927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工艺学校学习图案,回国后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兼教授。1949年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及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中国画研究。出版《高希舜画集》等。

  高希舜以国画创作显赫成就与毕生从事美术教育闻名于世。国画丹青以花鸟著称,其中又以荷莲独秀画坛,而最令人称奇者为一笔荷,丈二高耸一枝荷顶天立地,他一笔冲天,其笔力功底无人匹敌,因此他获得“一笔荷”的美称。

  画界的传统,历来以画家人品高低作为衡量画家高低的标准。那些尔虞我诈、投机取巧、欺世盗名、利欲熏心之品质恶劣者,是不配作画的,其画也不会有真、善、美之情远趣。高希舜有题画诗云:“画梅先学梅花品,吾学画梅成乐翁。”也就是继承的这种画界传统。

  高老还经常教导弟子:“人品不高,落墨无法矣。”他自己身体力行,首先做到了这点。

  高希舜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已是著名画家了,当时高先生有位同乡是国民党高级军事要员,赏画雅兴颇浓,尤垂青老乡高希舜的画作,曾几次屈尊登门索画。高先生如果投其所好送上几幅,对自己的生计前程无疑会有好处的,无奈高希舜就是不卖账,不眉俗不为斗米折腰叩权门,即使同乡大人屡出重价再三强求时,亦不赏脸。然高先生非无情之人,而是情有别寄,他曾在家里为穷孩子免费教画,无偿提供纸笔。夜深学生回不了家时,将床让给学生,自己在椅子上过夜。学生过意不去,偶尔送点薄礼,高先生实在推辞不掉,便以加倍礼物回赠。

  从人品到画品,到神品,这期间经过了漫长的历程,经过多少磨炼和苦学苦练,才成此正果。

  就以画荷来说,古今名家多爱画荷花。但是,一般重在笔墨气韵上见功夫,至于形态的逼真,神韵的遒劲,则不太注意。高希舜为了突破画荷花的格局,将手戴上5斤半重的铁圈作画,往往一画就是老半天。数年苦练,他终于练出了“一笔荷”的硬功。他创作的《荷鸭图》高4米,幅长丈二,以磅礴的气势,洗炼的技艺,肆意挥洒,画出了前所未见的开张荷叶,另有一枝荷梗,长在一丈有余,要想一笔画出如此修长,而又气韵贯通,无一点颠蹶折滞浪迹的荷梗,必须运气一笔呵成。且着墨酣畅,遒劲雄浑,亭亭玉立,栩栩如生。这幅画,成了画坛传世佳品。

  至此高希舜的花鸟画已跻身大家行列。白石老人见其画,惊其别开生面,自成流派,不落前人窠臼,赞曰:“余不能也!”从此一改不与人合作作画的先例,欣然与高希舜合作作画,一生为高希舜画作题跋也最多。现收在《高希舜画集》中的就有“芋蟹”等多幅。最著名者为白石老人92岁时对高希舜名作《荷池戏鸭》题跋云:“一峰山人之于画,手带铁圈五斤半以炼其技,故有此幅之独到处,真神品也!”由此轰动中国画坛。

  高希舜的这种功夫非一日之寒。早在1924年,他创作《鱼蟹酒瓮图》,画到124幅时方满意,徐悲鸿感其事,而题词曰:“当代画家推爱林。”还在《大陆杂志》发表长篇论文高度评价其画作。陈半丁也曾称赞其画“泼墨淋漓,用笔圆浑,白石翁不能胜也。”

  因此,说他是湖湘画坛一代宗师,并不为过。

  他不但为中国美协创建人之一,而且为画界搞好团结,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被称为:“和事佬”、“画界鲁肃”。

  有段时期,王梦白与齐白石两位大画家有误会,产生不和。高希舜极力从中调解,使两人重归于好,后来齐白石在参观一次画展时有感如此特独幅题诗曰:“诸老不在眼前名,唯有虚名殊足辱。君为叹问此何人?画界之中一鲁肃”。高希舜是画界鲁肃,就这样传开了。

  高希舜的晚年是在愉快乐观开朗的心景中渡过的,然而,生命不息,绘画不止,育人不止。他的工笔画《藤石满园春》就是在八十高龄时完成的。这幅名作将近画了一年的时日,每天都画到深夜。这幅画色艳多彩,而布局简洁遒劲,一根紫藤,上栖双燕,旁有巨石衬托,还有四鸽栖息戏耍,寓意春意盎然,鸟语花香。这也是高老愉快乐观心境的真实流露。

  在此期间他绘画的题材,也随着心意转换成红梅,彩荷一类色彩鲜艳的花卉禽鸟,禽鸟之乐,也反映了高乐之乐,花卉奔放,彰显老而犹壮的激情与开朗的意境,到此画笔也更加炉火纯青,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这时他虽然因年龄退出了学院讲坛,但育人,并没有停止。他将讲坛移到了家里,慕名到他家学画、求教的络绎不绝。其中有青年画家,退下老干部、演员、教师、社会贤达,特别是还有学画刚起步的孩子。他来者不拒,满腔热情耳提面授,随到随教,也无上下班时间,有时深夜还有学子盘桓绕膝。有的在他精心指导,毫无保留的培育下,已如小荷,露出尖尖角。如其中有个叫莫大成的孩子,10岁随他学画,几年时间作品已显出高氏真传特色,不久便参加了北京市少年美展,以后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美展。衣钵传承,后继有人。

  更令高老高兴的是,他在全国几个省市分头举办了画展。在湖南长沙的画展是86岁高龄时举办的,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尉为壮观,不愧大家风韵。湖南群艺馆著名书画家也是他的得意门生莫立唐为此撰文说:“这是我省美术界一次难得的学习、欣赏机会”,评价高老师说:“高老师不仅是热心的美术教育家,也是一位力求新意、别具一格的著名花鸟画家”,“高先生工笔与写意画均所见长,这在画家中也是不多见的。”“气势雄伟是高先生花鸟画别具一格的另一特色。高老画荷花,且常作巨幅,展览中有大墨荷数幅,杆长丈余,顶天立地,有如树杆,荷叶大笔涂之,墨气淋漓,蔚然壮观,画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质,令人叹止。”

  这是对这次长沙画展的真切评价,也是对高老作品艺术特色的生动描绘。

  是的,“顶天立地,有如树干”,这挺拔凌空的一笔荷,不正是高老的自我描绘吗?

  精装大开本画册《高希舜画集》为1981年12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收画精品共71幅,分别为彩色版38幅,单色版33幅,其代表作珍品概囊其中?;嵊善渫缤У馨耸怂甑恼殴餍?。他在序言中说:“余与爱林自蒙馆至一师均共砚席,为总角之交,迄今友好近八十年,故知之最谂。”“其为人严正,善善疾恶,所交苟有逾检,必箴规之,无所假借;于诸弟子则诲人不倦,无荒无怠,俨如父兄之于子弟然。其画工写兼长,栩栩如生,气魄雄伟,老苍而秀发,韵味盎然一代大家也。”

  这是最知情知心者对高老的最简要而中肯的评价,高老真不愧为一代大家。

  高老奋笔终生,直至人生最后一刻。他于1982年去世,享年86岁。葬于北京八宝山公墓。他在去世的前一年即1981年12月出版的画集中写的《自述》一文云:“吾一面输囊办学以行志;一面潜心绘画。究研六法以厚本,非泥古也;强调写生以致知,非写照也;变化笔墨以用已,非猎奇也;修身敦行以养气,兢兢业业,刻苦探索,诚诚恳恳,以画为乐,从罔有他求以分心,数十年如一日。”这正是他一生人品与画艺最好的总结。我以我的家乡出了这样一位品艺兼优的大画家而自豪。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