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作协 时间 : 2025-11-10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七部门《“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 年)》及中国作协相关工作要求,10月29日至11月4日,北京作协赴湖南开展北京作家向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捐赠图书及主题创作采风活动。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带队,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徐可,北京市门头沟区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斌,北京作协副主席石一枫、周敏,北京作协理事兴安、李林荣、吕铮,北京作协网络作家分会副主席宋丽暄、陈彦池,北京作协签约作家李成恩、成长,北京作协网络作家分会理事李睿、张园园、李蕤宾,北京作家许言午,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主任滕红琴等20余人参加活动。作家们深入湖南清溪村、十八洞村等新时代乡村振兴现场,以脚步丈量大地,以心灵感受时代,在三湘大地上写下了属于新时代文学的“采风笔记”。
一、学习交流乡村振兴经验,共话文学时代使命
此次主题采风的一项主要目的是调研学习湖南文学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湖南益阳市清溪村,是现代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也是其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创作原型地,2022年被中国作协授予“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在中国作协支持下,清溪村盘活农房,建设运营起22家以周立波、王蒙、迟子建、曹文轩等国内知名作家命名的书屋,开启了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10月29日下午,北京作家团一行与湖南作协进行交流座谈,了解湖南文学发展及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湖南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介绍了湖南作协从人才培养、文稿提质、作品出版、优稿奖励、文学评论、文学惠民六个方面促进文学发展的主要措施以及近年来在出作品、出人才方面的主要成果。他重点介绍了中国作协谋划推动清溪文学村建设情况,湖南作协在中国作协的指导下,一是做好对接工作,推动项目落地落实。二是指导清溪村具体的内容建设,在展览、书屋设计等环节,对内容进行把关。三是组织本省作家到清溪开展活动。四是指导农民写作,以文学力量助力清溪村发展。
赖洪波介绍了北京文联推动建设“大文学格局”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市文联与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项目”推进情况及初步成果。韩子荣在讲话中表示,北京、湖南两地文学都是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文学与时代同频共振、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两地文学组织、文学工作者作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优秀经验,特别是湖南清溪文学村的建设,为文学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通过此次深度交流,京湘两地互相学习借鉴,在作家培养、学术研讨等方面互相促进,使两地文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助力两地未来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湖南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二级巡视员游和平,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院长谢宗玉,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文学》主编沈念等参加座谈。
10月31日,北京作家团一行赴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中国网络文学小镇调研交流。中国网络文学小镇是“国字号”网络文学示范基地,由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负责整体运营。目前,已有500多名知名网络作家入驻,引入了10多家与网文直接关联的企业入驻,与多家单位、企业共建了创作、动漫、游戏、动画、短视频等基地,推动网络文学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座谈会上,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余艳介绍了湖南网络作家协会开展网络作家职称评审、人才认定、品牌活动、推优评奖、人才扶持、网文转化等多项激发网络文学创新活力的工作措施,为刚刚成立的北京作协网络作家分会提供宝贵经验。座谈会上,湖南网络作家丁墨、流浪的军刀等与北京网络作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深入现场感受山乡巨变,触摸乡村振兴时代脉搏
位于清溪村的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地标。为响应中国作协关于开展向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捐赠签名版图书工作的通知,北京作协、北京老舍文学院今年上半年联合向北京作家发出图书征集启事,号召北京作家积极参与和支持珍藏馆的建设,捐赠签名版图书。除北京作家陆续邮寄捐赠的图书以外,北京作协本次集中捐赠图书近400本。
10月31日,北京作家团来到清溪村,举行了北京作家图书捐赠仪式。韩子荣代表北京文联向珍藏馆捐赠图书,珍藏馆馆长曹孟良、益阳市文联主席刘益希向北京作家代表颁发入藏证书,清溪《散文诗》杂志社主编卜寸丹向北京作协回赠相关书籍。
北京作家团在清溪村参观周立波故居,重温这位文学巨匠以笔为武器、在党的文化战线上骁勇战斗的写作历程。作家们走进立波书屋,与书屋管理员卜雪斌深入交流,听他讲述《山乡巨变》中的情节与清溪的故事,感受到文学对村民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在散文诗书屋,作家们与基层文学工作者交流座谈,共同探讨新时代乡土文学书写的新路径。随后,作家们走进村中一个个风格各异的主题书屋驻足观摩。贾平凹书屋的秦岭浑厚、迟子建书屋的北国诗意、曹文轩书屋的纯真童趣……作家书屋群弥漫的浓郁文学气息为村庄经济注入新活力。据了解,清溪村推动文学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提升。今年的前9月,清溪村共接待游客142.46万人次,同比增长40.3%;旅游总收入达1431.63万元,同比增长12.28%。
11月3日,北京作家团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倡“精准扶贫”。此后十余年,“精准扶贫”政策给十八洞村这个深山苗寨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枋┖腿司踊肪臣蟾纳?,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目前,该村的人均纯收入已由2013年的1668元增长至2万余元。为表达对党和时代的感恩之情,十八洞的苗族同胞自发把每年11月3日设立为“吉客节”(吉客,在苗语里是感恩、感谢、吉祥如意的意思)。北京作家团在村寨里与当地村民一起欢度节日,观看当地文化团体、村民和基层文艺工作者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老支书石顺莲家里,听她讲述成立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里300余名苗族妇女脱贫致富的故事。十八洞村的历史巨变,让作家们深刻感受到苗家村寨从绝对贫困到脱贫致富的蝶变,触摸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鲜活脉搏。
三、深刻体悟文学创作真谛,打开新时代文学书写新视角
此次主题创作采风活动,使作家们在历史探寻与红色记忆中,为创作积蓄深厚的精神力量。在湖南省博物馆、岳麓书院、中国苗族博物馆,作家们感受到三湘大地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作家们共同铭记历史、感受理想的力量。在沈从文故居和边城茶峒镇,大家深刻体味到作家创作与故乡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结,为今后创作打开新的视角。
笔尖凝住三湘色,文脉永续新时代。此次主题创作采风活动,是一次感受文学在新时代的新使命之旅,也是一次深入生活、校准初心、感受时代脉搏的生动实践。正如作家们所说:“这次主题创作采风活动,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走心扎根’。我们带回的不仅是一沓沓采风笔记,更是对‘新时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唯有把笔对准人民,把心贴近大地,才能写出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这些带着潇湘烟火气、浸着时代温度的素材,将化作一篇篇、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记录下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巨变,书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